职业介绍– 冶金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金属矿物冶炼、金属轧制、焦化、铸管、冶金热能利用及金属材料、耐火材料、炭素材料工艺技术研究、设计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

包括下列职业: 冶炼工程技术人员、轧制工程技术人员、焦化工程技术人员、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人员、耐火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炭素材料工程技术人员、冶金热能工程技术人员、铸管工程技术人员、稀土工程技术人员

一、冶炼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金属冶炼工艺技术研发、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应用烧结机、焙烧炉窑、焙烧机等设备进行原料预处理的工艺方法;

2.研究应用高炉、转炉、电炉及炉外精炼等设备和使用火法、湿法、电冶等方法、流程冶炼金属及金属精炼的工艺方法;

3.研究应用冶炼合金新品种、分离相似金属及提取伴生贵金属的工艺方法;

4.研究应用连铸机、模铸等设备浇铸锭、坯的工艺方法;

5.研究提高金属冶炼强度、冶炼和浇铸质量、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物料消耗的方法;

6.计算冶炼过程物料平衡,优化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生产控制系统方案;

7.进行新建、改造冶炼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论证,设计冶炼工厂总图运输布置、管线配置、生产设施、公用系统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冶炼工厂设计,配合冶炼工厂施工、试车投产和工程验收;

8.进行冶炼、烧结、球团、铸锭工厂生产组织,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9.制订与修订冶炼、烧结、球团、铸锭生产的操作方法、技术规程、专业管理制度;

10.制订冶炼、烧结、球团、铸锭、铸坯产品标准、质量指标、设计规范和标准。

二、轧制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金属压力加工、退火、表面涂镀工艺技术研究、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金属锭、坯、材的压力加工特性、金属组织与性能转变;

2.研究金属材退火、加热、保温、冷却过程的金属组织转变和性能控制;

3.研究金属材的表面界面特性、表面界面组织性能转变、表面涂镀层成分、界面表面性能控制等;

4.研究应用金属轧制、拉拔、挤压、锻造等压力加工过程,表面涂、镀、覆过程,退火等热处理过程的工艺方法;

5.研究提高压力加工、退火、涂镀过程金属材的质量和性能及降低物料消耗的方法;

6.计算压力加工、退火、涂镀过程物料平衡,优化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生产控制系统方案;

7.进行新建、改造轧制等压力加工、退火、涂镀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论证,设计轧制等压力加工、退火、涂镀工厂总图运输布置、管线配置、生产设施、公用系统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轧制等压力加工、退火、涂镀工厂设计,配合施工、试车投产和工程验收;

8.进行轧制等压力加工、退火、涂镀工厂生产组织,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9.制订、修订轧制等压力加工、退火、涂镀生产的操作方法、技术规程、专业管理制度;

10.制订轧制等压力加工、退火、涂镀产品标准、质量指标、设计规范和标准。

三、焦化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炼焦、焦炉煤气净化、煤气中化学产品回收、精制工艺技术研究、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煤的成分及性能;

2.研究煤的结焦过程、炼焦工艺及干熄焦工艺;

3.研究焦炉煤气净化及回收、精制化学品的工艺方法;

4.研究提高焦化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物料消耗的方法;

5.计算物料平衡,研究焦化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生产控制系统方案,制订配煤方案并组织落实;

6.进行新建、改造焦化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论证,设计焦化工厂总图运输布置、管线配置、生产设施、公用系统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焦化工厂设计,配合施工、试车投产和工程验收;

7.进行炼焦、化工产品回收工厂的生产组织,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8.制订、修订焦化生产的操作方法、技术规程、专业管理制度;

9.制订焦化产品标准、质量指标、设计规范和标准。

四、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金属材料研究开发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进行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金属材料的开发、实施、验证和管理工作;

2.研究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路线;

3.研究金属材料理化性能、应用性能;

4.研究金属材料的化学冶金、物理冶金与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的关系及规律;

5.研究分析金属材料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保证体系,指导金属材料特性的分析;

6.设计优化冶金生产工艺,制订并改善加工工艺流程,分析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7.进行金属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应用指导与技术服务,指导调整金属材料品种结构;

8.建立并完善金属材料数据库,收集、汇总、更新金属材料的信息;

9.制订、修订金属材料产品技术标准、理化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应用技术标准以及仲裁规则等,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

五、耐火材料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耐火材料工艺技术研究、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耐火材料结构性能,力学、热学、电学性能和使用性能;

2.研究天然和人工合成原料的特性,研发新型耐火材料;

3.研究耐火材料产品应用技术和生产工艺;

4.计算物料平衡,研究耐火材料原料处理、烧制、成品加工等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生产控制系统方案;

5.进行新建或改扩建耐火材料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设计耐火材料工厂总图运输布置、管线配置、生产设施、公用系统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耐火材料工程工艺设计,进行耐火材料工厂施工服务、配合工程验收,指导试车投产;

6.进行耐火材料工厂的生产组织,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7.指导原料、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检验;

8.制订、修订耐火材料生产的操作方法、技术规程、专业管理制度;

9.制订耐火材料产品标准、质量指标、设计规范和标准。

六、炭素材料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炭素及炭纤维复合材料工艺技术研究、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炭素材料、制品的特征和结晶构成;

2.研究炭素制品生产工艺方法;

3.研究提高炭素制品质量的方法;

4.研发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炭素新材料;

5.计算物料平衡,研究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生产控制系统方案;

6.进行新建、改造炭素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论证,设计炭素工厂总图运输布置、管线配置、生产设施、公用系统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炭素工程工艺设计,指导、配合炭素工厂施工、试车投产和工程验收;

7.进行炭素工厂的生产组织,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8.指导产品检验;

9.制订、修订炭素生产的操作方法、技术规程、专业管理制度;

10.制订炭素产品标准、质量指标、设计规范和标准。

七、冶金热能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冶金生产中热能利用工艺技术研究、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冶金生产中热能利用和节能理论技术;

2.研究冶金炉窑等耗能设备的结构、操作、热工过程和冶炼、加热、处理金属等反应过程;

3.进行冶金企业热能平衡研究计算和设备热平衡测试;

4.进行冶金工厂设计中的能量平衡;

5.进行新建、改造、修理冶金炉窑的设计;

6.选用冶金炉窑等设备的耐火材料;

7.制订能耗指标;

8.制订、修订炉窑操作方法、技术规程及专业管理制度;

9.分析处理炉窑生产技术问题,指导修理、生产人员作业。

八、铸管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离心铸铁管加工、退火、涂层等连续生产工艺研究、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应用离心铸铁管连续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及改进方法;

2.研究、设计离心铸铁管接口形式、退火、内外涂层等方法及标准,组织指导产品试验;

3.研究铸铁管线设计、管道安装、事故处理的方法,指导施工和维护单位铺敷、安装管道,处理事故;

4.进行新建、改造铸管铁水调质、成型、退火、涂层、加工等连续生产机组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论证,设计铸管工厂总图运输布置、管线配置、生产设施、公用系统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铸管工程工艺设计,指导、配合铸管工厂施工、试车投产和工程验收;

5.制订、调整产品的铁水调质、成型、退火、涂层等工艺,组织生产,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6.评审铸管合同技术要求,分析产品质量及经济技术指标的控制水平,制订改进目标、方案和控制计划,制订、修订铸管生产的操作方法、技术规程、专业管理制度;

7.指导原料、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检验;

8.制订铸管产品标准、质量指标、设计规范和标准。

九、稀土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稀土矿物选别、冶炼、功能材料制备、应用器件制造等工艺及装备研发、设计、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应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稀土的矿物进行选别、提取,制备稀土冶炼用

原料;

2.研究稀土原料冶炼加工过程中的低碳清洁冶炼、三废治理、萃取分离、稀土化合物制备技术与装备;

3.研究开发稀土金属、合金及稀土合金类功能材料、器件等制备技术与装备;

4.研究开发稀土光功能、抛光、催化、功能陶瓷、高分子等非金属稀土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与装备;

5.研究稀土冶炼加工、化学合成、材料制备等过程中的物理及化学检测方法、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6.进行新建、改造稀土冶炼、新材料生产线及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论证与工艺设计;

7.进行稀土冶炼及新材料工厂生产组织,分析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指导生产人员作业;

8.制订稀土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作业标准、技术规程。